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纺织服装产业名牌数量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之一。为促进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强市,我市拟制定出台《汕头经济特区纺织服装产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我市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积累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提升,以法规形式将特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目标原则、方向任务、政府服务保障措施等进行明确。目前在线配资门户,该条例(草案)正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条例(草案)共28条,以促进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强市为总目标,从特区纺织服装产业实际出发,围绕产业集群建设、产业链升级以及保障资金、用地、技术、人才等要素需求等方面强化政府服务和政策引导,着力营造支持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的良好发展氛围。
完善产业促进工作机制
纺织服装产业促进工作涉及面广,为形成发展合力,条例(草案)通过强化政府主导的跨部门统筹协调和跨区域的协作分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避免政策“打架”和重复投入;同时,支持发挥行业自律功能,更好规范市场秩序和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一是政府强化统筹领导,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级层面健全政府协调机制,区(县)及功能区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二是明确牵头部门,由市工信部门负责对纺织服装产业促进工作进行综合协调、服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做好相关工作。三是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通过强化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商会的资源对接、服务引领和专业协调的功能,以及行业内部自我规范及约束作用,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健康发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
打造高质量服务企业发展的政务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抓手,对激发市场活力、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信心、促进投资增长具有积极意义。其中审批服务、涉企检查、政府扶持等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对此,条例(草案)从以下几方面作了规定:提供便捷高效政务服务,缩短审批周期,减少材料重复提交,整合政务服务资源为企业投资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帮办代办服务,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减少多头、重复检查,推广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检查频次,让企业专注于研发和生产;健全政企沟通联系和规上企业常态化服务机制,增强政府部门主动服务意识,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确保惠企政策和奖补资金按规定落实到位;服务企业“走出去”,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深化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合作。支持专业服务机构拓展跨境服务业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帮扶指导。
优化产业布局巩固产业链优势
目前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布局仍有待优化,产业综合配套不够完善,产业链尚存在短板,条例(草案)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在法规层面明确相关举措,推进整体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链提升。一方面,以规划为引领,强化政策协调,明确发展方向,避免无序竞争,规定由市工信部门组织编制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并通过实行纺织服装产业专家咨询制度,建立纺织服装产业基础数据库及实行定期评估等,为科学编制规划和精准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一方面,加强企业培育赋能,健全分层分类梯度培育体系,增强内生动力,打造行业领军企业,同时鼓励延伸产业链,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支持参与标准制定,提升行业领导地位等。同时,补齐产业链短板,围绕强链、补链、延链需求多形式实施精准招商,提高项目落地率,并鼓励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方式招商。聚焦规模效应,打造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竞争力,加大对产业园区、专业市场、商务会展、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利用专业化运营促进传统产业集聚区向现代化产业园方向转型,引导纺织服装制造及相关平台型贸易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入驻园区,合理配套园区周边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支持区县、镇街探索建立新型产业园区合作机制等。
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现代化
推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是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消费升级挑战和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经之路。条例(草案)以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为核心,支持数智技术应用和产学研用合作,鼓励绿色化改造;以创意设计和品牌培育为重要抓手,提升价值链,促进汕头产品向汕头品牌转变。加大企业研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建设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推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服装产业的融合创新应用。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推广节能降碳和循环利用;推进印染专业园区规范化建设和专业化运维管理。鼓励支持创意设计,通过开展纺织服装创意设计比赛及相关成果展示等提升设计创新水平,加快设计成果落地;鼓励开发体现民族文化底蕴、融合潮汕元素的特色创意产品。注重品牌培育与运营,定期举办国际性展会活动,做优做强工艺毛衫、内衣家居服、弹力面料等区域品牌;鼓励运用网络营销模式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健全知识产权运用服务链条,完善纠纷快速处理机制,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等。
完善产业发展要素保障机制
为进一步强化土地资源要素保障,筑牢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条例(草案)还明确创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机制,为纺织服装企业获得生产经营用地提供保障,运用“三旧”改造等政策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涉及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完善相关用地手续;有条件允许适度突破间距、退让等技术规范要求;支持由相关部门或园区管委会统筹建设只租不售高标准厂房,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生产经营场所。此外,在推进质量、人才、金融等要素保障方面,条例(草案)也规定相应措施,例如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服务及延伸服务;支持和鼓励纺织服装产业人才引培,为人才生活工作提供便利服务;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探索建立国有资本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产业投资基金等。
(来源:汕头日报)在线配资门户
诚利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