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南沙)临港经济全球招商引智大会在南沙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这场聚焦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的盛会股票配资成本,再次让南沙区横沥镇——这个曾经的沙田乡镇走上了世界关注的舞台。
作为南沙新区“黄金内湾”的重要支点,从阡陌交错的岭南水乡蝶变成楼宇入云的枢纽新城,横沥镇仅走过了20年。
战略定位跃升:
沧海耀明珠,偏隅至核心
横沥镇20年的发展史,正是南沙从边缘地带跃升为国家战略平台的一个缩影。
2005年,广州行政区划调整,横沥镇以54平方千米的全新版图正式纳入南沙区;
2012年,国务院批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横沥岛尖、灵山岛尖被划入南沙新区明珠湾起步区,开始承载“金融开放试验田”使命;
2015年,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挂牌,横沥镇从“农业末梢”跻身国家“开放前沿”;
2022年,《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出台,南沙国际会展中心、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等国家级平台相继落子横沥镇,“国际金融岛”“生物医药谷”等全新定位再次推动横沥镇实现跃迁,昔日沙田水乡成为全球资本与智慧的汇聚之地。
△第一张为2015年横沥岛尖、第二张为2025年横沥岛尖;第三张为2015年灵山岛尖、第四张为2025年灵山岛尖
城乡融合:
智火淬乡野,云衢焕新章
20年来,横沥镇飞速发展的成果从经济统计数据中可窥见一斑。2004年镇工业总产值为12亿元,到2024年底,这份答卷已焕然一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48.28亿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增至21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达44家,生物医药、金融、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占比超60%;Robotaxi独角兽小马智行、全国最大淀粉糖生产企业“双桥公司”、中国面粉加工50强“岭南穗粮”、南沙唯一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穗方源”等超35家行业领军者已集聚横沥镇。这些企业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横沥镇产城融合的奋进之路。
近年来,横沥镇以“时不我待”之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招商引智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2025年1月,双桥公司与蘑米生物签署微生物蛋白项目合作协议,仅用4个月便完成从签约到领证落地的全流程,“蘑力工场”破土而出。同时,“百千万工程”的推进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双翼。横沥镇统筹全镇优势资源,纵深推进“一村一品”,助力冯马一村“香芒皇后”樱桃番茄、冯马二村“白雪公主”鲜食玉米、新村村金耳菌等为代表的农产品品牌不断扩大知名度,种植户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未来,横沥镇还将通过‘文化场景再造、农旅产品创新、赛事流量转化’三大战略为抓手,构建‘水乡文化+现代农业+体育经济’深度融合的全域旅游体系,塑造粤港澳大湾区独具岭南韵味的钻石水乡文旅目的地。”2025年南沙两会期间,横沥镇相关负责人掷地有声地承诺。
民生福祉:
阡陌化通途,广厦连万家
横沥镇七一村,老人们在明亮整洁的长者饭堂品尝着可口饭菜;横沥镇街坊之家(颐康中心)为失能老人配备家庭养老床和智能化设备;太阳升村的惠童筑梦空间,孩子们从自身视角对周边的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升级改造建言献策;IFC空中图书馆,读者们在文字与自然的双重滋养中,感受城市发展与生态和谐共存的智慧......横沥镇的众多优质资源和服务正在向基层下沉,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
与此同时,横沥镇还设立了广州市首个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宣传示范点;成功办理了广州市首例异地低保;成立了南沙区唯一一家省级互联网+老年人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在南沙区首推家庭养老床位系统及服务;成为南沙区首个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委员会全覆盖的镇街……横沥镇以“绣花功夫”织密民生保障网,不断刷新着在南沙区甚至广州市的“创新纪录”。
20年来,横沥镇持续资源整合与服务创新,致力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幼有所托、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居有所安、病有所医”的目标,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在这片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热土上,以民生为笔,书写着城乡融合的更多温暖故事。
文字:张丁璞
通讯员:横沥镇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
图片:刘伟
编辑:张子笛
校对:武姣姣
二审:梁思静
终审:黄增才
签发:齐华伟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股票配资成本
诚利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