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一口水?”曾经威震天下的汉高祖刘邦,此时已是行将就木的老人。无论他怎么呼喊,“陈平回来了没有?陈平回来了没有?”他的声音嘶哑而无力,但依然无人回应。刘邦知道配资论坛线上,自己此时已成孤家寡人,几乎所有人都在暗地里期盼着他的死。
“陛下,我在!”一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出现在他眼前。那人不是艳丽的戚夫人,而是他的糟糠之妻——吕雉。
吕雉走到刘邦床边,握住了他瘦弱的手,“陛下,您百年之后,萧丞相年事已高,谁能继位?”刘邦缓缓看向她,沉吟片刻,答道:“曹参可以。”吕雉心中一震,因为曹参与萧何是宿敌!刘邦此时是不是已经糊涂了?曹参的确不是自己人。于是,她又问:“那么,曹参之后呢?”刘邦回应:“王陵可以做相,但他为人刚直,或许可以让陈平辅佐他。至于周勃,虽然文才不足,但他安刘家根基的能力最强,可以让他做太尉。”吕雉听后心中不悦,毕竟,她的亲信们——审食其和诸吕,竟然连一个重要位置也没有,而张良也未曾获得刘邦的重用。
展开剩余74%此时,刘邦依旧在焦急地等待陈平的消息。因为他已经安排了陈平与周勃一起执行一项秘密任务——刺杀樊哙。刘邦特意嘱咐陈平:“一定要把樊哙的人头带回来。”然而,刘邦等不到陈平了。虽然陈平正在赶回京城,但他已经心有所属,早有自己的打算。
在燕王卢绾起义时,刘邦的身体已不支,只好派樊哙以相国身份带兵征讨。樊哙出征后,有人向刘邦密报:“樊哙怀有二心,等您死后,他们会清除刘氏宗室!”刘邦愤怒不已:“樊哙这是想篡位,必定要除掉我!”刘邦急召陈平商议,陈平建议:“陛下,您可以让周勃前去代替樊哙统军,趁机斩杀樊哙,以绝后患。”刘邦采纳了这个提议,命令周勃和陈平一起去前线执行任务。陈平的计谋是,趁樊哙未至军中,先通过符节召他回来,然后将其囚禁,待刘邦处置。
然而,正当陈平和周勃赶往军营的途中,陈平心中产生了疑虑:“樊哙可是功臣,陛下现在只是气头上,万一以后后悔呢?”周勃也认为陈平说的有道理,于是两人决定用符节把樊哙召回,并将其囚禁,等待刘邦亲自决断。
不久,陈平收到消息,刘邦已经去世。他意识到自己可能会遭到牵连,急忙赶回京城。在刘邦的灵前,陈平痛哭流涕,声称自己违命没有杀樊哙,而是将其带回,想让刘邦亲自处置。吕雉从幕后走出,扶起陈平:“你无需自责。”她见陈平机智、沉稳,于是任命他为郎中令,负责宫廷安全。
与此同时,刘邦生前最信任的萧何、张良等人,已在背后各自为谋。萧何和吕雉合谋,早早将韩信处死。刘邦深知这些背叛,也许是因吕雉的权力逐渐超越了他。面对这一切,他感到无力,最后只能无奈地对戚夫人说:“太子羽翼已丰,吕雉掌权,动摇不了了,你且小心行事。”
刘邦在临终时深知自己已失去了对大局的控制,而那些曾为自己拼搏的功臣们,如今各自心怀异图。戚夫人虽深得刘邦宠爱,却终究也无法保护他,最后刘邦死去,成为历史的背景。
而吕雉,深谙权谋,一心想着通过诛杀功臣,彻底掌握大权。她与审食其密谋,决定要除去刘邦的旧部。然而,这一计划被郦商得知后急忙劝阻。郦商说:“如果现在诛杀这些将领,必将导致内外大乱。外有敌国反叛,内有功臣起义,吕后若不谨慎,恐怕很难稳住江山。”吕雉听后,权衡利弊,最终决定先发丧并大赦天下,以稳住局势。
最终,刘邦的死成为了权力斗争的开始。人们或许会说刘邦心狠手辣,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已经力不从心,无法改变眼前的局面。而他的亲信们,也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选择,彻底抛弃了曾经的誓言。
刘邦的历史配资论坛线上,最终只留下了一句简单的评价——“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发布于:天津市诚利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